梅艷芳生於香港,是亞太區著名的歌手及演員。梅艷芳在大中華地區的演藝界(尤其是香港)擁有崇高的地位、不但是樂壇巨星,亦被稱為「樂壇大姐大」和「樂壇女王」;亦是香港演艺协会的发起人之一,香港演艺协会第一任女会长。因其形象百變,不但被稱為「百變天后」和「東方麥當娜」,而且是大中華地區首位在同一個演唱會換多套歌衫、在不同專輯封面和音樂錄影帶有不同造型的歌手。
梅艷芳自小與家人在荔園、啓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十九岁的梅艳芳获得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机会,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上,她以一曲《风的季节》获得冠军。当时的比赛评判黄沾和顾嘉辉在听完梅艳芳演唱之后都惊为天人,黄沾给了她满分50分,顾嘉辉是评判主席,说艺术无满分,硬扣一分给了49分,冠军自然是理所当然地落到她的手里,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一代天后的星途由此展開,1982年,十九岁的梅艳芳获得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机会,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上,她以一曲《风的季节》获得冠军。当时的比赛评判黄沾和顾嘉辉在听完梅艳芳演唱之后都惊为天人,黄沾给了她满分50分,顾嘉辉是评判主席,说艺术无满分,硬扣一分给了49分,冠军自然是理所当然地落到她的手里,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
随即签约华星公司,唱片《心债》是梅艳芳的第一张专辑。录制的第一首歌曲《心债》,已有极佳口碑,并登上“香港电台中文金曲榜”冠军位置。
1983年,她的音乐天赋再次得到认可,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了一个亚洲特别奖,成为了最受注目的乐坛新星。同年唱片《赤色梅艳芳》即获得五白金的销量。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举丢掉由于没有个人特色而顶了一年的“徐小凤第二”之名。
1984 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和上一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一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一份八十代的时尚,而歌曲《飞跃舞台》和《不信爱有罪》也在日后成为了经典之作。同年阿梅接拍了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视剧《香江花月夜》。
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梅艳芳的经典,应该就从此数起。刘培基把 Anita 包装成“男儿汉”,西服加 Mark 哥褛的 Anita 给人一种很豪迈的感觉,大众亦普遍受落她这个全新形象,留下极深刻印象。而喜多郎执笔的《似水流年》已经典得成为梅艳芳某方面所能达到的极至。
1985年推出的唱片《坏女孩》,梅艳芳制造了一个业界内外均异常轰动的话题。这是阿梅奠定在香港乐坛新大姐大地位的唱片,也是她音乐生涯里销量最高的一张专辑。其大胆的风格引来强烈反响,一度遭电台禁播,但是在公众中却广受欢迎,拿下销量八白金的佳绩,至今仍保持着香港本埠个人唱片销量的最高记录。《坏女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第一首粤语流行曲这样直接地描述女性对情爱的欲望和反应。Anita一身任性不羁的叛逆造型,可说是带领着整个潮流,自这个形象面世后,众多女孩子都模仿她的发型,还有她那有型有款的衣着。当时的阿梅,简直颠倒众生。
同年十二月,阿梅在红馆举行了她的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创下十五场的佳绩,又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场数记录,声势之盛,一时无两。
坏女孩之后,百变系列正式登场,梅艳芳从这时期起开始显露出她那具有无限可塑造性的气质。
如果“坏女孩”还只是一个对情爱好奇但没实际经验的小女孩的话,那么1986年推出的《妖女》,则让梅艳芳摇身一变成为爱玩感情游戏的性感女郎。
《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百变形象中的两个经典。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绯闻中的女人》、《黑夜的豹》、《欲望野兽街》、《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也只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而已,其中《烈焰红唇》的性感形象轰动全城。
87~88年举行第二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还创下廿八场的演唱会纪录,所以有「梅廿八」之称号;1990 年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连开三十场的佳绩把阿梅的事业推上另一高峰,又有「梅三十」之称号。
梅艳芳开创了香港乃至全中国女星唱而跳先河,因为她认为如果歌手只是唱歌,那么何必来看演唱会?所以力求在舞与歌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开创华人娱乐圈“包装”时代的第一人,她以独特的形象与歌曲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曲,也创出一种前无古人的中国女性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使得她的歌声总是有种独特的霸气;而她的舞姿无疑是妖艳和性感的结合体,跳舞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种生理机能,随时随地会迸发出来;东方的古典美完全被这一位妖艳的另类女子所击得粉碎,时而妖女,时而淑女,更带给自己一个“百变梅艳芳”的称号。
梅艳芳与谭咏麟,张国荣三足鼎立。人们称“梅谭张”三大天皇。同是八十年代乐坛的标志,香港廣東歌曲的文化象徵。
百变梅艳芳演唱会
进入九十年代,时局动荡,乐坛恶性竞争亦不断升级,许冠杰、罗文、谭咏麟、张国荣等殿堂级巨星陆续淡出,梅艳芳正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只要她还在舞台上,每年的各类大奖,非她莫属。一些与之竞争的公司,已经开始有了微词,甚至买通媒体,指责梅艳芳压制了新人。就梅艳芳自己方面来说,所有的大奖她都已经拿过,再拿也没有太大意义,自己的存在确实给一些新人造成了压力和障碍。鉴于形势,以及她多年前便已定下的退出计划,因她的理想是希望像她的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勇退,然后拥有自己的家庭,所以,她于90年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但仍会继续灌录唱片;更于91年宣布告别舞台,并举行《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了30场,场场爆满,阿梅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此后只为慈善活动演唱,她认为这样才唱得有意义。然而,三年过去了,感情依然没有着落,这才恍然自己是离不开舞台的,阿梅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是94 年举行了《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95年举行《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复出演唱会);虽然如此,但仍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除了在音乐上和舞台上继续寻求突破外,她还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栽培新人等方面,对中国乐坛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亦对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
梅艳芳在银色旅途中,同样大放异彩。自1983年起参与电影的演出,演出过的电影达40 多部,戏路广泛的她将其在歌坛上的“百变”扩展到了影坛,成为不可多得的“百变影后”,不论喜剧、文艺、动作、悲剧或“无厘头”戏,她都能挥洒自如,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天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在1984年,梅艳芳开始以演技征服观众,在与张国荣、张曼玉一起合作的《缘分》一片中,她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初涉影坛的她便尝到了小小成功的滋味。但那时的梅艳芳还只能算是个有前途的影坛新人,并没有很高的声望,直到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让影坛人士真正认识到她的表演才华。《胭脂扣》公映后轰动一时,在当届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影坛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这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阿梅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亚太区影展、第一届台湾金龙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四料影后”,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
《川岛芳子》之梅艳芳
梅艳芳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夺「歌后」/「天后」(最受欢迎女歌星)及「影后」(最佳女主角)的香港女艺人,她亦曾是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演员和香港电影市场的票房保证。此后分别凭《何日君再来》、《审死官》、《红番区》、《慌心假期》、《男人四十》等影片多次获得金像奖或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1996年,为了帮许鞍华达成多年的心愿,已是影坛大姐大的阿梅答应出演其执导的影片《半生缘》,她和葛优的搭配虽然因为戏份不足而不如吴倩莲和黎明的搭配抢眼,但凭借其出色的演技在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第四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上,她再次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自《半生缘》后,阿梅进入了一段息影期,直到杜琪峰说动蛰伏四年的她复出拍贺岁片《钟无艳》,凭在此片中的出色反串而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电影女演员奖。2002年,这次她在《男人四十》中饰演一名家庭主妇,演绎成熟女人中年心境,内敛传神,再次为她获得了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二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奖。而有些影片虽未能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阿梅出色的表演同样获得各方赞赏,如在《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奇迹》、《川岛芳子》、《东方三侠》、《醉拳2》等影片里都创造了非常成功的银幕形象。
梅艳芳从小卖唱,面对家境的困难,到长大后,成为天皇巨星,面对的压力与波折,比一般人来得要多和大,风风雨雨她都一一经历和承受,她生活的磨练,成为了她演戏一种助力。这种特别的体会与成长过程,旁人无法领会,只得她默默地承受,形成了她坚强的个性,电影中丝丝渗透了这种味道。但不能就此说,梅艳芳只是在演绎她自己,演技一点也不值得赞赏。这种否定,太过主观与鲁莽。每一位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总会加上自己的经历加上想像,来演绎一个角色,所以,就算将许多演技精堪的演员,一同演绎同一个人物,绝对不会有相同的表现。与角色融为一体,无分演员与角色,才是真正令人欣赏的地方。
梅艳芳在演艺圈内外交友广阔,
她的豪爽与大气在娱乐圈里是任何一个女艺人甚至男人都无法比拟的。正是因为阿梅这种真诚、博爱、侠义的性格使她交到了很多好友。其中包括:张国荣、陈百强、成龙、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梁家辉、谭咏麟、曾志伟、陈百祥、钟镇涛、林子祥、周润发、周星驰、关锦鹏、尔东升、刘培基、黄沾、黎小田、伦永亮、草蜢、许志安、赵文卓、陶喆、谢霆锋、陈奕迅、陈小春、杨紫琼、何超琼、张敏仪、张曼玉、刘嘉玲、罗美薇、钟楚红、林青霞、王祖贤、叶倩文、林忆莲、吴倩莲、曾华倩、郑裕玲、袁咏仪、何韵诗、郑秀文、张柏芝、陈慧琳......。
“施比受,更有福!”好像刚才我说的被人利用,其实都是一种“施”,不要计较有否回报,其实都好开心,因为我觉得我有用途才会被人利用,或者他们利用我去帮助他们,fine,OK!我觉得这句说话解释到我心中很多的结及所谓的不忿,我觉得很受用,你可以说我“阿Q精神”,但我觉得“施比受更有福”的话,我的“福”一定比你多,哈哈…… ——2000.6.21被问到有否试过被朋友利用?
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梅艳芳都是一个喜欢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将美丽和惊喜奉献给观众,她是一个收获许多过去的人,也是一个挑战未来的战斗者。阿梅在娱乐圈打拼的二十多年里,赢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这是她的真正财富。然而在自己的感情问题上,她却没有好的收获。对于自己的爱情经历,梅艳芳十分坦诚。在她的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
她在2003年《名人面对面》访问中说过:“如果你重新要我再选一遍,我二十岁那段,名字不讲了。”她在1994年《花弗新世界》访问中也说过那段是异国情,他是圈中人。至于刘德华,他是阿梅十分欣赏的好朋友,阿梅说:“我和华仔是十多年的朋友,彼此太了解了,可以说是知道对方秘密最多的朋友,不可能做夫妻,因为爱情是盲目的,我们这么了解不合适的。”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在成龙,杨紫琼,张学友等数十位圈中挚友的陪伴下,人品好,唱歌好,演戏好的香港演艺圈大姐大梅艳芳在香港养和医院因为患子宫颈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调而不幸病逝,终年40岁。
2004年1月11日举行公祭,张艾嘉谢贤、狄波拉、谢霆锋、郑裕玲、林青霞、张柏芝、谭咏麟、吴君如、叶倩文、林忆莲、许鞍华、关之琳、沈殿霞、苗侨伟、吕良伟、刘德华、钟楚红、周慧敏、郑秀文、许志安、成龙、梁朝伟、刘嘉玲等港台娱乐圈中知名艺人几乎全部到场,并且内地著名导演冯小刚、何平、制片人王中磊及台湾演艺人工会会长等亦特地赴港。这些人只为送别这位百年难觅的巨星,前辈,挚友。香港特首和众多高官也送来花圈致祭。而张敏仪(时任香港广播处长),亦是8位扶灵人之一并致悼辞。
令人震惊的是,当天很多香港的记者们都自发地穿起黑衣为阿梅送行,他们当中很多人洒下了伤心的泪水,这种情形在香港十分罕见。阿梅生前一向快人快语,经常声讨狗仔队,但每每看到有记者通宵达旦地工作,又很心疼,所以总是尽可能回答他们的提问,阿梅因此被香港媒体评选为最受欢迎的明星,很多媒体记者痛哭流涕。
而凤凰卫视、香港有线电视和亚洲电视三家电视台都在现场做了直播,在灵车驶出的一刻,香港有线电视更是租用了直升机来拍摄灵车上的情况,这也是香港多年来最隆重的一次出殡。
至晚间公祭结束时,共有各界人士近万人前去吊唁。
梅艳芳之所以如此被爱戴,并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所能达到的。
梅艳芳是香港人心中责任、爱心、勇气、敬业、魅力的标准典型,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影响着影视歌坛,打破了男与女的传统禁忌,引领公众的正义感、团结精神等价值取向,成为一代草根创业者心中的真正英雄。作为“香港的女儿”,她代表了“香港精神”,从短短的40年传奇生涯中展现了一个香港人爱国爱香港的缩影。
用“一不、二为、三业”六字来简单表示对“梅艳芳精神”的理解,“不”是指不屈不挠,“为”是指为善、为义,“业”是指专业、敬业、乐业;还有她对前辈的尊重、对后辈的提携、对朋友的坦诚、对爱人的执着,对歌迷的倾心倾爱,对社会她则以众生的福祉为己任,当然还有她的敢爱敢恨,还有她的血性、她的侠骨、她的心怀大爱的包容;从奋斗中的契而不舍,到一夜成名后的不骄不躁,功成名就后的虚怀若谷,风光无限却仍不忘回馈,生命的终点不远处不忘遗爱人间;这一切注定她成为不朽的传奇。
2001年12月27日,梅艳芳正式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成为该协会成立以来第一位女会长。从此,梅艳芳的侠义心肠有了更好的方式发扬光大。
香港演艺人协会有800多会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是非圈,如果不是众望所归,根本不可能荣登会长之位。
当选会长之后,梅艳芳说:“成为第一个女会长,最困难的是要说服一班男人,要花很多心思处理问题。”
实际上,在没有担任会长之前,梅艳芳便早已经积极投身协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慈善事业之中。据香港方面的消息称,这么多年来,梅艳芳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善款善物,总在数千万以上。而她主持或者积极参与的慈善募捐活动所筹得的善款,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当上会长之后,梅艳芳对于慈善事业,更是异常的热心。只要是哪里出了什么事,她即使是在半夜得知消息,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一些有关人员打电话,商量应该举办一些什么样的活动给予帮助。
侠骨仁心、伸张正义:2002年她为【陈宝莲被偷拍遗照事件】、【天地不容】事件劳心劳力。
她觉得无论【天地不容】或其他不对事件应该要出声,希望将来成立法律保障基金,保护所有艺人。
热爱香港、回馈社群:2003年梅艳芳会长亲率香港演艺人协会全力引发【茁壮行动】,数以百计演艺人及同业精英同心参予【1:99音乐会】,筹得二千多万元善款。使受「非典型肺炎」肆虐的家庭的学子得以受惠。
2003年7月梅艳芳会长获得由《香港电台》及《明报》合办的“抗SARS杰出奖”。
这位瘦弱的女性,用她坚强的肩膀扛起了香港演艺界的大旗,这位“大姐大”成为香港演艺界的代名词之一。
早期为了“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终于到了北京,打破了不再北上之诺言。之后更于1993年成立《梅艳芳四海一心基金会》,基金会的首次筹款活动是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突破性的梅艳芳溜冰演唱会,筹得超过四百万善款,捐赠多伦多大学徐立之博士作遗传学研究(cystic fibrosis) ,打破当年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最高筹款纪录,成为一时佳话。1994年移师香港举行的筹款晚宴及奖券义卖,更筹得共七百五十万善款,其中二百万捐赠玛丽医院的肌胳系统再造计划,用于办新骨科手术室,院方更将其定名为“梅艳芳骨科手术室”。又曾捐赠予华东水灾、香港医学博物馆、东华三院福幼基金、九龙医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模拟课室及作国内儿童及福利等用途;也以个人名义捐赠百万元兴建一所“东华三院梅艳芳护老中心”。真正为各地华人社群的医疗、安老、教育、社会福利及研究等各个范畴带来支持和鼓舞,真正体现及光大“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的四海同心慈善精神。梅艳芳还连续两年(1999,2000)担任“乐施大使”,到穷苦的云南山区普施爱心。
此外,因为阿梅巡回演唱,积极为慈善,为此,加拿大多伦多市市长订立每年的10月23日为“梅艳芳日”;美国三藩市市长订立每年的4月18日为“梅艳芳日”;新西兰奥克兰市市长订立每年的6月23日为“梅艳芳日”;加州州长颁发“杰出慈善艺人”等荣誉。真是华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