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564更新:2023-01-15 05:05:28
“我厌倦了这些病态的美景,除了自己我再无所求电影天堂
“一个女人注定会有孩子。养育他们,用耐心,自我牺牲,这就是女人的意义”
“俄国音乐,那我们怎样才能理解托尔斯泰,普希金,从而了解俄国……你们没人理解俄罗斯……但如果不通过但丁,彼特拉克,马基雅维利,你也不理解意大利”
“在莫斯科遇我遇到过好男人,你们想要什么,这个,你不要,因为你是圣人,只喜欢圣母,装成智者想把我关在房子里,我就遇不到爱我的男人……你衣着难看,沉闷之极,这种男人,跟他上床比解释为什么你不愿意更容易”
“衣柜里有件夹克,已经放了三年,回莫斯科后我要穿,我不再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最伟大的感情没有接吻,没有接吻……纯粹,所以伟大,感情,没说出口最难忘”
“聋耳只听得见 旧日父亲窗外的雷鸣,坚实的肌肉在萎缩,如果老迈的耕牛,我身后不再有翅膀在夜幕中闪烁,欢宴中,我是燃烧的蜡烛,在黎明寄居烛泪,这,是谁的哭泣,有何骄傲,如何放下最后一丝欢愉,轻轻死去,隐匿在借宿之地,如何能像文字,照亮死后”
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没他们说的那么邪乎,要知道制片地区为苏联/意大利,创作背景是苏联1991解体前,1983年的片子。
那问题来了,苏联有啥?爱森斯坦的电影眼睛派啊,蒙太奇与形式主义(分解),诗意电影( 多米尼克 ),长镜头与写实主义(重构与记录)
安德烈和多米尼克的双线交叉蒙太奇叙事结构,层层深入诗人的梦呓;尤金尼亚和多米尼克房间对话反衬出多对灵魂救赎的无限渴求,肉欲相比对祖国的思念与对家人的分离显得不堪一击;
塔可夫斯基说他的电影里没有低俗的象征主义,没有象征和隐喻,那他玩的一定是麦茨的电影符号(符码、非线性叙事,诗的特点)。不然怎么会让一个八分钟的烛火看我的昏昏欲睡,还有片尾的长(拉)镜头,片子看完,我在床上睡了四个小时才缓过来。
苏联这帮子人拍的东西总是晦涩难懂,文学上受普希金、 勃洛克、 莱蒙托夫 、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尤其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片子总要和“诗意电影”挂钩(《镜子》《伊万的童年》《潜行者》、《牺牲》),所以观众会看的很痛苦,诗歌是主观性极强的文学作品,不然中小学语文作文题,就不会出现“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的要求了
单论情节很简单,你说他是安德烈和女翻译去拜访一位作曲家,却遇到了疯子诗人的故事,一点没错。但他难就难在,你不仅要理解情节,还要明白这四个人物背后的身份象征,以及视听语言中镜头的运用,苏联文学中的诗意文学,以及塔可夫斯基的诗性创作风格。
为什么看这种片子一般观众会觉得难?
因为这是纯粹的艺术片,他不是一块清晰明了的黑板,而是一块电路复杂、系统编码的平板
如果你失眠,看这片子就对了
如果你要考研,看这片子就对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迟早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Copyright © 2008-2022